改名的城市有哪些,中国改名的城市有哪些

改名的城市有哪些

改名的城市有哪些,中国改名的城市有哪些

文章插图
改名的城市有张家界、九寨沟、都江堰、香格里拉、庐山、合肥、驻马店、石家庄、枣庄、包头等 。
1、张家界:原名大庸市,1994年更名叫做张家界,张家界因旅游建市,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。
2、九寨沟: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,属于四川省 。1998年,南坪县更名为“九寨沟县” 。一年四季,九寨沟景色各异,东方人称之为“人间仙境” 。
3、都江堰:1988年经批准,灌县改为都江堰市,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,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。
4、香格里拉: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,2001年,经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。
5、庐山:2016年5月,撤销星子县,设立县级庐山市,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县级市 。
【改名的城市有哪些,中国改名的城市有哪些】6、合肥:原名庐州,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庐州 。
7、驻马店:原名“汝南”,从西汉走来,走过历史沧桑 。
中国改名的城市有哪些改名的城市有张家界、九寨沟、都江堰、香格里拉、庐山、合肥、驻马店、石家庄、枣庄、包头等 。张家界:原名大庸市,1994年更名叫做张家界,张家界因旅游建市,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。九寨沟: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,属于四川省 。1998年,南坪县更名为“九寨沟县” 。一年四季,九寨沟景色各异,东方人称之为“人间仙境” 。
改名的城市有张家界、九寨沟、都江堰、香格里拉、庐山、合肥、驻马店、石家庄、枣庄、包头等 。
1、张家界:原名大庸市,1994年更名叫做张家界,张家界因旅游建市,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。
2、九寨沟: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,属于四川省 。1998年,南坪县更名为“九寨沟县” 。一年四季,九寨沟景色各异,东方人称之为“人间仙境” 。
3、都江堰:1988年经批准,灌县改为都江堰市,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,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。
4、香格里拉: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,2001年,经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。
5、庐山:2016年5月,撤销星子县,设立县级庐山市,是江西省第二个以景区命名的县级市 。
6、合肥:原名庐州,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庐州 。
7、驻马店:原名“汝南”,从西汉走来,走过历史沧桑 。中国改名的城市有哪些【河南省】
汝南——驻马店 。看不懂,也不想懂!
朝歌——鹤壁 。本来是多么美的名字,改的真太失败了!
鹤壁
怀庆——焦作 。焦作?“叫做、叫座”,这个名字有点难受!
应天——商丘 。还是没有之前好听 。
陕州——三门峡 。借用名胜,还是不错的 。
陈州——周口 。陈改成周,祖宗改姓了?挺坑 。
【内蒙古自治区】
主要是把汉语名字改成蒙语名字,然而却还是用汉字标注!
东胜——鄂尔多斯 。本来挺好的名字,改的莫名其妙,不过听习惯感觉蒙语还是很有意思的 。
海拉尔——呼伦贝尔 。这个也是乱弹琴,毫无关系 。
集宁——乌兰察布 。继续乱弹琴,毫无关系 。
临河——巴彦卓尔 。临河,是滨临黄河的意思,本来挺好 。改成淖尔,就是水泡子的意思 。
葫芦岛
【辽宁省】
锦西——葫芦岛 。擦,那个岛怎么看也不像是葫芦,瞎改名 。
铁法——调兵山 。本来是很气派的名字,非要调兵,是否还要有了“遣将”?
【吉林省】
浑江——白山 。这是要借长白山的光,并意会白山黑水 。江改成山,江中有才,山上有盗,是败落之象 。况且,长白山也不是你家的 。
扶余——松原 。擦,挺好的名字乱改,到底有几棵松树?还松原~
大理
【云南省】
下关——大理 。这个属于乱改 。本来挺好听,非要借用“大理国”改成“大理”,你叫大理,你就有理了?
路南彝族自治县——石林彝族自治县 。路南,确实莫名其妙 。石林名气大,改的有道理 。
中甸县——香格里拉县 。为了经济也是拼了!
思茅——普洱 。本来挺诗意的名字,改坏了,难道就为了普洱茶 。
商洛
【陕西省】
商州——商洛 。很多城把“县”改成“州”,还不如改成商鞅,反而把“州”改没了 。
【甘肃省】
西峰——庆阳 。本来挺好的名字,改的很庸俗 。中国城市更名的有哪些著名的有:

幽州,燕京,范阳——北京;
吴,姑苏——苏州;
大梁,汴京,汴梁——开封;
余杭,临安——杭州;
豫章,洪都,龙兴——南昌;
广陵,江都——扬州;
江州,浔阳,柴桑——九江;
巴陵,岳州——岳阳;
南海,番禺 ——广州;
金陵,建康,江宁,集庆——南京;
平城,云州——大同;
楚州——淮安;
润州——镇江;
并州,晋阳——太原;
通州——南通;
襄平——辽阳;
长安——西安;
鄂州——武昌;
庐州——合肥;

其他:
七星关——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,传为诸葛亮祭旗处 。②即望星关,今四川茂汶西南 。
七盘关——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。
七闽——指今福建 。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。
八闽——宋分福建为八府、州、军,元分八路,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。
八公山——今安徽淮南市西 。
八百媳妇——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。
九江——①今九江市 。②明清府名,治德化(今九扛) 。⑧秦汉郡 。秦治寿春(今寿县),辖今豫皖淮南、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 。汉辖今安 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区 。魏为淮南郡 。
九原——秦郡,治九原(今包头西),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 。秦末为匈奴所占 。
三川——秦郡,韩始置,秦治雒阳(今洛阳市东北),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、洛水流域等地 。汉改河南郡 。
三户——①古楚地,今河南淅川西北 。②古渡口,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。
三关——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(今河北霸县东)、益津关(今霸县)、瓦桥关(今雄县),一说无淤口关,为草桥关(今高阳东) 。
三元里——在广州市北 。
三受降城——唐景龙二年(708年)张仁愿筑,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,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、狼山口南,中受降城在 今包头西,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。
三佛齐——即室利佛逝国,7—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。
于阗——西域古国,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。唐军镇名,在今和田西南 。
土木堡——在今河北怀来东 。
下邳——①古县名 。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 。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 。明废 。②古郡名 。东汉置国,南朝宋改郡,治下邳,辖苏、皖北部各 一部分 。
下相——古县名,今江苏宿迁西南,北齐废 。
下蔡——今安徽风台 。春秋时名州来 。秦置县,明废 。
下港——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 。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。
大宁卫——明初置,治今内蒙古宁城西,辖今河北长城以北、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 。旋改北平行都司 。永乐仍称大宁卫,移治保 定 。
大名府——五代后汉置,治今河北大名东 。明移今大名 。
大兴城——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,名大兴城,在今西安城及城东、城南、城西一带 。即唐长安城 。
大都——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,北至今北京德胜门、安定门外土城旧址,南至东西长安街,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。
大梁——古魏都,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,当时黄河离城很远,今开封以北的封丘、延津、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。
大仪镇——今江苏仪征东北,韩世忠破金兵处 。
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,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 。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。
大金川——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,在川西北 。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 。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 。1936年置靖化县,1953年改大金县,1960年改金川县 。
大沫崮——山名,今山东费县西南 。
大泽乡—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。
大昭寺—一在西藏拉萨中心 。七世纪建 。
大胜关——①在河南罗山县南 。②南京西南大城港,朱元璋破陈友谅后,改为大胜港,在此置关 。
大庾岭——五岭(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、都庞、萌渚、骑田、大庾五岭)之一,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,故名 。又名梅岭 。唐张九龄、宋蔡挺、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。
大雁塔—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 。652年唐玄奘建,原五层,武则天时增至十层,今存七层,高64米 。
大震关——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 。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。
大泥——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古国,明人纪载常见 。
大宛——西域古国,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。国都贵山城,在今卡散赛 。
大食——唐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,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。
大秦——亦作犁轩 。汉称罗马为大秦 。
大夏——即希腊·巴克特里亚王国,在今阿富汗北部 。公元前三世纪中叶,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 。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月氏所据 。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。
大西洋国——明人指葡萄牙 。
大吕宋国——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,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。
万年——古县名,汉置,与栎阳同城而治,在今陕西临潼北 。北周移治长安城中,在今西安市西北 。隋造大兴城,万年亦随之而移,在今西安市 。
万里桥——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。
万里长沙——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 。又“万里石塘”、“万里石床”,意亦相同 。
弋阳——今河南潢川西 。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、弋阳县 。
上元——唐上元二年(761年)改江宁为上元县 。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、江宁二县 。民国并入江宁县 。
上谷——古郡名 。秦治沮阳,(今河北怀来东南) 。北魏废 。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 。
上京——①渤海上京龙泉府,即忽汗城,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。②辽上京临潢府,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。⑧金上京会宁府,在今黑龙江阿 城县南白城 。
上郡——古郡名 。秦汉治所在肤施,今陕西榆林东南 。隋上郡即郎城郡,治今陕西富县 。唐上郡即绥州,治今绥德 。三个上郡及其治所,地望均不同 。
上都——元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。
上党——古郡名 。韩始置 。汉治长子(今山西长子西南),东汉移壶关(今壶关北) 。隋唐上党郡即潞州,治上党,即今长治市 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,但均在晋东南 。
上海——今上海市 。宋置镇 。元至元28年(1291年)置县(以《元史·世祖纪》为据) 。
上庸一一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,治上庸,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。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,宋并入竹山县 。
上蔡——周蔡国原址,在今河南上蔡西南,后蔡国先迁新蔡,后迁州来(下蔡),遂得上蔡之名 。战国韩置上蔡县,南朝宋移治悬瓠,在今汝南 。隋改汝阳,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。
山左——山东省旧时别称,山指太行山 。
山右——山西省旧时别称 。
山东——秦汉时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 。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。金改北宋京东东路、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、山东西路,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 。元属中书省 。明置山东省 。
山西——原为与“山东”相对的地区名称 。明置山西省 。
山后——宋指今山西、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,即代北、大同等地 。
山阳——①今江苏淮安,晋山阳郡、山阳县在此 。②今河南焦作市东,汉置县 。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,即此地 。
山阴——今浙江绍兴,因在会稽山之北得名 。秦置县 。隋改会稽县 。唐在此分置会稽、山阴二县 。民国并为绍兴 。
山南——意为秦岭之南 。唐有山南道,旋又分为山南东道(治襄州,今襄樊市)与山南西道(治梁州,改称兴元府,今汉中) 。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。
山前——宋金以太行山以东、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。
山阳渎——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,北起山阳(今江苏淮安),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。
川边——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,治康定,辖区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 。1939年并入西康省 。
广东——今广东省,秦在南海、桂林二郡境,汉属交州,三国吴分属广州、交州,唐属岭南道,宋为广南东路、广南西路,元分属湖广、江西二行中书省,明设广东省 。
广宁——明广宁卫在今辽宁北镇,辽东镇在此地 。
广西——今广西壮族自治区,秦在桂林、南海、象郡境,唐宋见“广东”条,元属湖广,明为广西布政使司,清为广西省 。1958年建壮族自治区 。
广州——三国吴永安七年(264年)分交州置广州,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 。以后辖境逐渐缩小 。今广州市即古广州治所番禺 。
广武——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,有东西二城,中隔一涧 。为刘邦、项羽对峙处 。
广信——明广信府,洽上饶(今属江西) 。民国废 。
广陵——秦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 。隋改江阳,治今扬州 。南唐恢复广陵原名 。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并入江都 。
广固城一—今山东益都西北 。南燕都城,为刘裕所毁 。
义兴——古县名,原称阳羡,隋改义兴,宋避太宗讳改宜兴 。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,治阳羡,辖今江苏宜兴、溧阳,隋废 。
义阳三关一—南北朝义阳郡(治今河南信阳)南有平靖(今信阳西南)、黄岘(今信阳南,宋以后名九里关)、武阳(今罗山县南)三关 。
卫国一一西周初封时都朝歌(今河南淇县) 。公元前660年迁楚丘(今滑县),后再迁帝丘(今濮阳) 。最后迁野王(今沁阳) 。公元前209年并于秦 。
卫辉路(府)——北周置卫州,治朝歌,唐移治汲县 。1260年,元升为卫辉路,辖今豫北新乡等地 。明改卫辉府 。清兼辖今封丘、兰考一带 。民国废 。
卫藏——西藏旧时别称 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、康(喀木)四部 。故称 。
飞狐口——在河北涞源县北、蔚县南 。又涞源县在隋唐辽、宋、金、元时名飞狐县 。
小沛——汉沛县(今属江苏)别称 。
小金川——发源于邛崃山,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 。又为土司名,治今四川小金,清乾隆间改土归流,为懋功屯务厅 。
小雁塔—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 。唐景龙元年至三年(707—709年)建 。原十五层,今存十三层,高43.3米 。
马邑——秦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县 。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县东北 。清嘉庆时废 。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,治善阳,即今朔县 。
马陵——在今河北大名东南,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,战国时田忌、孙膑破魏庞娟于此 。
马嵬坡——在陕西兴平西 。
子午道——从杜陵(今西安东南)穿南山(秦岭)到汉中的通道,南口在安康县 。西汉末开 。南北朝时西移,自今西安向南至宁陕县 。

木刺夷——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派别,约创立于1090年,秘密传教,对敌用暗杀手段 。在里海南岸建国 。旭烈兀西进时灭木刺夷 。
木骨都束国——今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古国 。郑和曾至其地 。
元和——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分长洲县置 。先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年)分吴县置长洲 。至此三县同城而治 。民国并入吴县 。
元城——古县名,与大名同城而治 。民国并入大名县 。
云中——秦汉云中郡治云中(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),东汉末郡废 。北魏云中郡治盛乐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) 。唐云中郡即云州,治定襄(后改云中,今山西大同) 。汉郡在长城以北,唐郡在长城以南,汉郡的西南面 。北魏郡与汉郡辖区也不完全相同 。
云州——见上条 。
云阳——秦汉云阳县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。
云间——旧时江苏松江府的别称 。
云南——云南省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 。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,西汉曾设云南县 。蜀汉曾设云南郡,以云南县为治所 。云南古有滇国等,唐为南诏,宋为大理 。元置行中书省 。明置云南省 。
云梦泽——古泽薮,在南郡华容县(今湖北潜江西南),范围不大 。
云梯关——在今江苏滨海西南,明中叶以前为黄河河口所在 。
云中都护府——唐云中都护府治原北魏云中城,辖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,后改称单于都护府 。
云冈石窟——在山西大同武周山,主要部分完成于北魏和平元年至太和十八年间(460—494年) 。现存五十三窟,造像五万一千多尊 。
王舍城——古印度摩揭陀国悉苏那伽王朝(前六一前四世纪)都城,在今比哈尔邦巴特那南 。法显曾至其地,玄奘去时,已成遗址 。
开平——元开平府,见上都条 。
开州——唐改万州为开州,即今四川开县,明改为县 。金以澶州为开州,即今河南濮阳 。民国改开州为濮阳县 。
开封——公元907年,五代后梁建国,以汴州为开封府 。
井陉关——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,太行八陉之一 。
天水——汉天水郡治平襄(今甘肃通渭西北) 。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,移治冀县(今甘谷东南) 。魏恢复天水原名 。西晋移治上邦(今天水市) 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。
天方——我国古指麦加,亦指阿拉伯 。
天竺——我国古指印度 。玄奘谓应以作印度为是 。
天津——明永乐初置天津卫,以成祖“靖难”起兵时曾涉其地得名 。清雍正时改州,不久改府 。民国废府存县 。1928年设天津特别市 。1930年改天津市 。现为直辖市 。
天井关——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 。
天津桥——隋唐东都南洛水上的浮桥,-宋尚修建加固,金渐归废坏 。
夫椒——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,或即太湖中的洞庭西山,一说夫与椒各为一山 。
丰镐——周文王建都于丰,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河以西,武王又建镐(镐京),在今长安县韦曲公社西北,与丰同为国都 。
韦曲——唐有韦曲镇,在今陕西长安县,因诸韦聚居得名 。以东五里即今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,有杜曲,为诸杜世居之地 。合称韦杜 。
五岳—一汉宣帝以今河南嵩山为中岳,今山东泰山为东岳,今安徽天柱山为南岳,今陕西华山为西岳,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为北岳 。后改以今湖南衡山为南岳 。明改以今山西浑源的恒山为北岳 。
五原——汉五原郡治九原(今内蒙古包头西北) 。
五丈河——五代后周与北宋先后引汴水及金水河入五丈河,以通漕运 。河自宋东京向东经今兰考、定陶,至巨野西北注入梁山泊,下接济水 。
五丈原——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 。
五尺道——秦时开通,从今四川宜宾至今云南曲靖 。
五羊城——广州古称五羊城,简称羊城 。传古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,执六穗柜到此 。
五国城——辽金时有五国城,在今黑龙江依兰 。
太平——宋置州,元升路,明改府,治今安徽当涂 。
太和——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建太和城,在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 。元置太和县,即今大理 。民国改大理 。
太原—一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,在今太原市西南 。隋改晋阳为太原,又另设晋阳,与太原同城 。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 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改并州为太原府,移治阳曲(今太原市) 。以后宋、金河东路、河东北路,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。
太和岭——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所说太和岭,即今苏联高加索山 。
太行八陉——即轵关陉(在今河南济源西北)、太行陉(在今沁阳)、白陉(在今辉县)、滏口陉(在今河北磁县)、井陉(在今井陉北)、飞狐陉(在今涞源北)、蒲阴陉(在今易县)、军都陉(在今北京市昌平) 。
历阳——今安徽和县 。秦置县,晋以历阳为治所,置历阳郡 。隋唐历阳郡即和州 。
车里——亦作彻里、撤里、车厘 。元明土司,治今云南景洪,辖境大体相当于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。清移治今景洪以东,后先分设普洱府,民国又设车里等县 。
巨鹿——今河北平乡西南,秦置县,以为巨鹿郡治所 。项羽破秦兵于此 。
巨野泽——即大野泽,在今山东巨野县北 。古为大湖,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,北部为梁山泊之一部 。
少陵——在今西安市南,汉宣帝许后陵所在地 。
少梁——今陕西韩城南 。本为梁国,春秋时秦灭梁,为少梁,战国时曾属魏,后又归秦,改名夏阳 。
日南——汉郡,在今越南中部,东汉末以后,为林邑国所有 。
中山——①中山国,战国都顾(今河定县) 。一度为魏所灭,复国后迁灵寿(今平山东北) 。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 。②汉郡、国,治卢奴(今定县) 。后燕以为都城 。隋废 。⑧宋以定州为中山府,治安喜(今定县) 。④今中山县,宋以来为香山县 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今名,中山故里在县南翠亨村 。
中州——指今河南 。
中兴——元以江陵一带为中兴路,治江陵 。
中牟——《论语·阳货篇》“佛肿以中牟畔 。”此中牟在今河南鹤壁市西,以在牟山之侧得名 。今河南中牟县,西汉置 。
中吴——旧时苏州的别称,亦作润州(今镇江)的别称 。
中京——①辽中京大定府在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 。②金后期以河南府(洛阳)为中京 。
中都——①金贞元元年(1153年),迁都燕京,建为中都大兴府 。②明太祖曾以临濠府(今凤阳)为中都 。
中东铁路——亦作“东清铁路”、“东省铁路” 。1903—1907年,帝俄筑,以哈尔滨为中心,西至满洲里,南至大连 。日俄战争后,南段(长春至大连)为日本所占,称南满铁路 。十月革命后,北段由中苏合办 。抗战胜利,全线合称中国长春铁路 。
贝州——北周置,治武城(隋为清河,今河北南宫东南) 。宋仁宗时改为恩州 。
少林寺——在河南登封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,北魏太和十九年(496年)始建 。
牛头山——即牛首山,在南京市西南 。
长勺——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。
长平——秦白起破赵军处,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。
长安——汉长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 。隋改建都城,移至汉长安城东南 。参“西安”专条 。
长坂——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。《三国演义》作长坂坡 。
长沙——秦长沙郡治临湘,隋唐潭州或长沙郡治所,明长沙府治,均即今湖南长沙 。清为湖南省会 。

更多:
古今地名对照
http://hi.baidu.com/svem/blog/item/042f4b311c7aa218eac4af79.html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