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防治】西瓜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


【防治】西瓜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

文章插图

叶枯病为西瓜的常见病之一 , 多于夏、秋露地西瓜上发病 , 春茬西瓜也可发病 , —般发病率10~30% ,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80%以上 , 使大量叶片枯死 , 显着影响西瓜生产 , 除为害西瓜外 , 还为害甜瓜、黄瓜、冬瓜、南瓜等多种葫芦科植物 , 下面就来看一看西瓜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吧!
危害特征
西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 , 亦可危害茎蔓和果实 , 幼苗子叶受害 , 多在叶缘发生 , 初为水渍状小点 , 后扩大成褐色水渍状 , 圆形或半圆形斑 , 在高湿条件下 , 可危害整个子叶 , 使之枯萎 。 真叶受害 , 多发生在叶缘或叶脉间 , 初为水渍状小点 , 在高湿下迅速合并 , 渗透 , 使叶片失水青枯 。 高温干燥天气 , 则形成直径2~3毫米的圆形褐斑 , 天气潮湿时 , 可合并成大褐斑 , 病斑变薄 , 严重时引起叶枯 。 茎蔓受害 , 产生椭圆形或梭形、微凹陷的浅褐色斑 。 果实受害时 , 产生周围略隆起的圆形凹陷暗褐色斑 , 严重时 , 引起果实腐烂 。
发生规律
西瓜叶枯病的病菌对温度要求不严格 , 气温14~36℃、相对湿度高于80%均可发病 , 田间雨日多、雨量大 , 相对湿度高于90%易流行或大发生 , 风雨利于病菌传播 , 致该病普遍发生 , 连作地、偏施或重施氮肥及土壤瘠薄 , 植株抗病力弱发病重 。 连续天晴、日照时间长 , 对该病有抑制作用 。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, 金钟、冠农较感病 。 近年有日趋严重之势 , 生产上应予注意 。
防治方法
1、建立无病留种田 , 选用适宜当地栽培的耐病品种 , 目前较抗病的品种有郑州5号、郑杂7号、西农8号、粤优2号、抚州西瓜、新红宝等 。
2、西瓜收获后注意清除病残体 , 集中深埋或烧毁 , 不要在田边堆放病残体 。
3、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,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, 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, 在坐瓜前开始喷施惠满丰液肥 , 每亩320毫升对水500倍 , 提高抗病性 。
4、科学地确定播种期 , 露地宜在日均温稳定在15℃以上 , 5厘米深处土温稳定在12℃以上时播种 , 如欲抢早可采用地膜覆盖使其达到上述温度再播种 。
5、对有带菌可能的种子用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小时 , 冲净后催芽播种 。
6、有条件的提倡采用避雨栽培法 , 露地西瓜雨后要特别注意开沟排水 , 防止湿气滞留 , 对减轻该病具重要作用 。
7、采用搭架栽培法 , 每亩1500株 , 采用单蔓整枝 , 6~7叶时摘去第一朵雌花 , 保留12~13片叶子 , 不仅增产、增收 , 还可减轻该病 。
8、在发病前未见病斑时开始喷洒50%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%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、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干悬粉500倍液、80%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有实效 , 每亩喷对好的药液60升 , 隔7~10天1次 , 连续防治3~4次 。
【【防治】西瓜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】

    推荐阅读